《最后一課》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后一課》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篇1
【創意說明】
《最后一課》是一首愛國主義的交響曲,對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的描寫是這首交響曲的主旋律,本文對郝叟、鎮長、郵遞員以及班上學生的描寫則起到了配合主旋律的作用。因此,教學這篇小說時應通過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真正屬于民族的東西唯有語言,語言是民族的根基!蹲詈笠徽n》讓我們聽到了一首愛國的壯歌。
二、自主感悟,檢查預習
1、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把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 ,說說你為什么被感動?
2、聽寫字詞,矯正讀音。
三、聽讀──整體感知 理清思路
放錄音,學生邊聽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是怎樣的?
讓學生分組討論,用簡要的語言表達文章的思路。
(課前、上課、下課)
根據討論結果,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10):寫上課前,小弗郎士在路上所見的典型環境和課堂氣氛。
第二部分(11~23):寫最后一課的經過,重點寫了法語課,其次還寫了習字課、歷史課與拼音課。
第三部分(24~29):寫下課時的情景。
(板書:課前、上課、下課)
四、品讀──體味語言 感悟思想
師:小說是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和細節來刻畫人物形象的,下面我們就這些問題來品讀
1、品讀小弗郎士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
要求:學生邊讀邊用筆勾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重要語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2、小組討論:
按小弗郎士的三個思想感情變化,分成三組,每組回答一個問題。學生討論后明確:
、 從貪玩、不愛學習到熱愛語法。
、 從怕老師到理解、同情并敬愛老師。
、 從幼稚不懂事到熱愛祖國。
從這些思想感情的變化中,你明白了小弗郎士是個什么樣子的孩子嗎?學生討論發言,教師小結。
小弗郎士是個頑皮的孩子,學習上要求自己不嚴,怕老師罵就想逃學。但在最后一課上,他的思想感情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個壞孩子,他貪玩,但“還能管住自己”。他有一個好老師,韓麥爾的一言一行對他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國的慘痛帶來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課”的典型環境,是普魯士侵略者對法蘭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
2、品讀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品讀方法同上,學生邊讀,邊從課文中劃出這些句子品讀)。
中討論,從以下三個重點問題入手:
、 韓麥爾先生為什么在最后一課穿上節日盛裝?
、 監獄大門和鑰匙分別比喻什么?整句的含義是什么?
、 韓麥爾的動作、神態表現了韓麥爾怎樣的感情?
學生討論后明確:
、 外貌描寫:“穿……打……,戴著……這套衣服只有……”在上最后一課時,穿上節日的盛裝,表示“對就要失去的國土的敬意”。
、 神態:結尾部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為什么韓麥爾先生聽到鐘聲就臉色慘白?小弗郎士為什么感到其形象高大?
、 語言描寫:“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氨O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其含義: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擊普魯士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 動作與神態描寫:“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寫完之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
3、理解:
一方面表現他對祖國必勝的信念,另一方面寫出了他面對祖國被占領的殘酷現實陷入了極大的痛苦。
4、小結:
韓麥爾先生是一位有40年教學經驗的.循循善誘的、受人尊敬的老師。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職業和祖國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愛國者。他懷著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學視察或發獎日子才穿戴的綠色禮服和繡邊絲帽,體現了崇高的愛國感情,他的關于牢記祖國語言的精辟見解,表現出他對戰勝侵略者的執著信念!胺ㄌm西萬歲”這兩個飽含激憤的大字,表現了他對祖國必勝、法國人民必勝的堅強信心。
五、體驗反思
《最后一課》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發生的,它充分體現了被占領區域人們的愛國熱情,在我們今天生活的和平年代,我們應該怎么去表達和實現我們的愛國熱情?
在閱讀本文后,哪些地方讓你收獲很大?
明確:通過典型環境,運用語言、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突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的寫法
六、作業
練筆:
1、讀《最后一課》有感。
2、“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闭務勀銓ψ鎳Z言的理解,并把它寫下來。
【備選創意】
創意說明:運用快速閱讀和品讀相結合的閱讀方法,體會小弗郎士的心理反應和思想情感的變化,通過分析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的描寫,感悟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從而領悟文章主旨。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完成知識的積累。
二、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
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三、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默讀全文,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
四、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
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來仔細品讀,分析人物形象,感悟課文主旨。
五、總結全文
這篇小說選材巧妙,以小見大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以及法國人民的愛國主義感情。在對人物進行心理描寫的同時,成功地把景物描寫、細節描寫、人物行動描寫結合起來塑造人物,而且還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把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細膩地表現出來了。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體會本文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對漢語的熱愛。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此文的背景和對熱愛祖國語言是一種愛國的理解。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掌握重點的字詞
。、理清小說的基本情節、訓練復述能力。
。、大致掌握小說的結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簡介背景及作者。(對于此文來說,背景理解相對重要,不可忽略)
提問:最后一課,是指在什么時候上的一節什么課。老師是誰,有哪些學生,“我”對這節課的感受是什么?
二、檢查預習
抽查:預習提示中的注音。
補充:懊悔、喧鬧、慘白
三、整體理解
。、這篇小說的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寫了哪些人?主要寫誰?
。鄣谝粏栍柧殞W生概括復述,第三問只需學生有所思考,具體留待后面討論主題時解決。]
。、討論課后練習一
補充:按這三種劃分法,各自的起訖段落。
點撥:按情節發展劃分層次的.方法;劃分層次的多可能性。
明確:三分法最為合理及其理由。
四、默讀全文
。、劃出能回答課后練習二的語句。
。、劃出文中寫人物的語言、表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詞句,并思考這些描寫有什么作用?
五、討論課后練習二
六、作業布置
將本文縮寫成一篇兩百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六、板書設計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理念】
針對作品的特點和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我把教學流程設計成“初讀──精讀──遷移”三步教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前讓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小組合作討論,課上“選點突破”,優化課文內容,整合文本傳達的信念,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理解內容,賞析語言,課后進一步用書面表達的形式寫一寫內心的感受。
【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胚^反復的導讀,了解小說的細小情節。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茖W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的寫法。
2、情感目標:
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到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我們通過這課兩個主人公的分析,不失時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樣非常自然的把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教材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對于欣賞文學作品提出以下要求:一是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二是能聯系文化背景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做出自己的評價;三是能說出自己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體驗;四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梢哉f,法國著名小說家都德的經典短篇小說《最后一課》為我們從以上四個角度來學習和欣賞小說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這篇小說是以普法戰爭法國慘敗,割地賠款這一歷史事件為背景的。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勝枚舉。但這篇小說卻別出心裁,既沒有揭露敵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寫法國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選取一所普通小學中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來反映尖銳的民族矛盾,把淪陷區人民對祖國的眷戀、熱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都傾注在“最后一課”中。這篇課文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的人在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始終不渝的摯愛深情,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的精神。
如果對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十三四歲的孩子,就此和他們談談愛國主義精神和對本民族語言的熱愛,那么這篇課文只不過是一段法國史而已,很難激發他們內心的民族責任感和學好母語的使命感。那么我在設計這堂課時,抓住作者生動細致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加以體會,引導學生探究主人翁形象、情感的前后變化,讓學生得以真切感受到:母語被剝奪,文化被侵占所帶來的民族創痛,從而培養他們熱愛祖國,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國語言的責任感。
因此,在這堂課上,我只作為一個引導者,讓學生以同齡人的身份走近小弗郎士,走進他的心靈,為他的心聲代言。對于韓麥爾老師的分析,則從韓麥爾老師的言、行著手,來感悟一個形象高大內心充滿激憤的愛國者在民族危亡時所表現出來的震憾人心的力量。
再由發掘本文資源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像韓麥爾老師那樣把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與語言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從內心生發尊重本民族語言,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信念,自覺的抵御網絡語言、外來文化、港臺影片對民族語言肆意曲用、淡化的行為。
【學情分析】
作為這一群20世紀90年代出生的孩子,他們沒有經歷過戰爭,被侵占的痛苦歲月,更沒有太多的關注過別國的歷史,怎樣從內心呼喚起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讓他們對民族、對語言產生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本課的關鍵。
根據學生學情,我及時調整了教學設計,將本文的教學重點放在激起學生情感體驗上,以此為突破,緊扣文本,理解作者情感,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與之產生思想共鳴。
【教學創意】
本文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用以培養孩子們愛國情感的傳統教材,作者的敘述角度十分巧妙,緊扣“不尋!比齻字構筑情節,使小說產生扣人心弦的效果,出色的心理描寫和細節描寫,還有暗示著小說背景的場景描寫也恰到好處。全文多次重復“最后一課”這句話,意義一次比一次深刻,成為貫穿全篇的線索,根據這些特點,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1、感知標題!白詈蟆眱勺炙秩镜姆諊,展開對小說中場景描寫的分析,挖掘這些描寫場景的文字的'潛臺詞,從中理解小說背景。
2、緊扣本文,把握主人公形象。教學以“變”為切入點,探尋小弗郎士有哪些變化,他的變化又是由誰的變化引起的,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等等,從而順利成章地引出對韓麥爾先生舉止言行的分析,由此逐層剝筍,歸結核心。
3、感人細節,拓展延伸:
《課標》的基本理念是:“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理解”,文中韓麥爾先生幾個定格的動作,因情緒極度悲憤而說不出話來的細節,還有課文那余音繞梁的結尾都留有可以發揮學生想像的空間,因此教學過程中,設計揣摩心聲、續寫情節等環節來調動學生的想象,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程序】
一、導語
今天,我們學習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都德的優秀短篇小說──《最后一課》,都德先生的《最后一課》從1913年被介紹到中國以來已九十幾個年頭,它整整影響了我們好幾代人,不知有多少人讀完這篇小說后,為之動容,掩面而泣。那么為什么它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呢?為什么它會成為我們腦中揮之不去的經典作品呢?最主要的是它的“以情奪人!
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對特定的環境以及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的分析來學習表現人物情感的方法,并體驗在這篇小說中主要人物的情感。
二、檢查預習,感知小說背景
1、同學們都已預習過,誰能說說,“最后一課”是誰的“最后一課”?
小弗、韓、鎮上的人
2、小說題目是《最后一課》,那為什么取名“最后一課”,請你結合小說的故事背景談一談。
1870年普魯士入侵法國,爆發了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后,簽訂和約,把阿爾薩斯和洛林二個州割讓給了普魯士。普魯士政府占領后,為了讓當地人民永遠忘記祖國,自己好永遠統治這個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讓兩個州的學生只準教德語,不準再教法語!蹲詈笠徽n》就產生于這樣的時代背景。
3、課文里有沒有交代這一背景的文字?
有,第11小節說柏林來了命令,阿爾薩斯和洛林只能改教德語了。
三、初讀課文,初步把握文意
1、快速自由朗讀課文,很明顯人物形象前后的變化做總體評價?
小弗韓
幼稚的孩子普通教師
成熟、懂事的學生悲憤的愛國者
2、本該是一堂很普通的課,現在卻因加了“最后”兩個字而變得特殊起來,無形中“最后”二字,為這一課籠罩了一層不同尋常的氣氛,是怎樣一種氣氛?
悲傷、沉重、依戀、惜別
3、課文中最能渲染這種氣氛的描寫在哪里?指出來,讀一讀,體會其中的情感。
第10小節教室的氛圍,來了一些鎮上的人。(感受氣氛的沉重、悲傷)
表現依戀、惜別在22小節。
四、再讀課文,捕捉心路歷程
1、我們的心也跟著沉重起來,那么在這么一個特定的“最后”的氛圍下,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弗朗士的心路歷程。再讀課文,請同學們試著從三個方面來找出小弗朗士的心情變化?哪些詞語最能表現這樣的變化?
操練有趣知道布告牌的內容強迫鴿子說德語
對普魯士兵:幼稚→壞家秋→仇恨、輕蔑
遲到
對老師:怕罵→可憐→崇高
想逃學、畫眉鳥的歌聲曠課找鳥窩、溜冰愿花任何代價……
對學習法語:討厭→懊悔→難受、渴望
2、在這一過程中,小弗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幼稚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長為一個心事重重的成熟的小大人,童年在瞬間成長為成年,這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潘揪筒皇莻壞孩子,他貪玩,但“還能管住自己”。
、扑幸粋好老師,韓麥爾的一言一行對他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
、峭鰢膽K痛帶來的巨大震撼。
、绕蒸斒壳致哉邔Ψㄌm西人民民族感情的無情傷害促成了小弗朗士心靈深處愛國主義思想的猛醒。
總結:戰爭、國家主權的喪失,民族語言被剝奪,對于一個跟我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生活對他來說本來很正常。痛苦的事該由大人去承擔,現在卻要他過早地面對這殘酷的現實,這不禁讓我們感到痛心,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就是韓麥爾先生言行的影響。
五、品讀體驗,感悟真情
1、請同學們找出韓麥爾最能打動我們的一些言行?
語言主要集中在11、18、19節,行動24~29小節。
11小節主要宣布這是最后一堂法語課,聽說是最后一課,就像我們剛才分析的一樣,使小弗產生悲傷、沉重、依意、惜別等感情,下面我們著重分18、19小節(請一個同學朗讀)。
2、最能打動你的是哪一句話?為什么?
自責的話。通過韓麥爾先生的自責,通過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懺悔,讓我們感覺到難受,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恨和對祖國的愛,所以也就有了韓麥爾先生最后的言行。
3、請同學朗讀24~29小節:
的確,國將不國,這是何等的悲哀。在韓先生最后的言行里,韓先生有幾個定格動作,我們一起來找一找,表現了韓麥爾先生此時此刻怎樣的一種感情?
站、哽、轉身、拿起、使出、寫、呆、靠、做手勢……
連續幾個猛烈的動作,突出表現了韓麥爾老師內心的激動和憤慨,說明亡國奴的痛苦使他失去了平時的鎮靜,他痛苦得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話也說不出來了。
4、我們看一下25小節,請大家聯想一下,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韓麥爾先生,設身處地的你會說些什么?
千言萬語都包含在“法蘭西萬歲”這五個大字上。
5、我們再來看一下課文最后,韓麥爾先生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手勢有什么含義?
無奈、悲憤,做一個了斷等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在將失去教授本國語言資格之際,他最后的幾個形體語言顯得蒼白無力,但我相信它將成為幾個畫面長久地定格在他的學生和鎮上人的腦海中。
6、同學們,面對老師的這么一個手勢,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小弗或者其他人,你會怎么做,請同學們緊承文末一句話,展開合乎情理的想象,為課文續寫一個情節(三、五句話說行)。
憤怒的人們久久不愿離開教室,人們高呼:“我們要法語,不要德語!”“打倒普魯士!”“法蘭西萬歲!”……普魯士兵兇神惡煞的沖進教室,與人們廝打起來……人們含恨離去……幾天后,大人、小孩、男人、女人聚在一起,韓麥爾先生又給人們上起法語課……
(這時可能每個人發泄情感的方式全不一樣。但老師相信即使是一片寂靜,此時也是無聲勝有聲,是沉默的抗議。)
六、總結全文,交流收獲
1、確實,從血管里流出來的是血,從噴泉里揚出來的是水,而從一個飽含愛國激情的作家筆下,寫出來的是感人肺腑的愛國主義篇章。
從韓麥爾先生和小弗身上,我們學到了哪些東西?對于愛國主義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愛國從何做起。
愛國首先必須熱愛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化。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結語:
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不是寫在作文本上的一句決心,不是演講比賽時的一句精彩的演講詞,不是文藝演出時的一句動聽的歌詞,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需要從熱愛本民族的語言,不忘本民族的文化做起。19世紀黑非洲最深的傷痕,也許不是來自帝國的入侵和掠奪,而是語言殖民化所帶來的文化殘疾。韓麥爾先生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我們要說,漢民族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學習漢語,規范地運用漢語,不僅是學科的要求,而且是愛國的體現。
讓我們更加努力地學習祖國的語言和文字吧!為純潔我們的語言而奮斗。
七、課外拓展延伸
學完這一課,我想用一首小詩來表達感受,我們大家齊讀它,
怎忍看最后一眼,
那眼里全是眷戀。
靜靜的是課堂,
不平靜的是心中的波瀾。
戰爭的音訊令人厭倦,
多少雙眼睛把和平企盼。
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
童年在瞬間長成成年。
最后一課,
是一頓難忘的最后晚餐。
請大家在課后以“讀后感”或“隨想”的形式來寫一寫自己學完這一課后的感悟。
《最后一課》反思
《最后一課》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說,由于其主題表現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為中小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了解法國文學的教材。無論是老教材還是新教材,這篇文章都被選入初中課文。從教近10年,這篇課文教了無數遍,但是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遺憾,記憶最深刻的是2002年教壇新秀評選上的那堂課,如何在一堂課的時間里把這篇文章完整的呈現給學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種參考資料,到最后還是一頭霧水,該把什么傳授給學生:生字、人物、環境、情節等,似乎哪一樣都不能少,于是我哪一樣都取一點,教案提綱如下:
1、導入課文。
2、簡介課文的寫作背景。
3、學習生字。
4、聽課文錄音,理請文章結構,并概括大意。
5、找出文中環境描寫的語句,并說說有什么作用。
6、找出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語句,并說說分別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7、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外貌、語言、行動的語句,并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8、是什么使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9、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的含義。
10、閱讀訓練,閱讀最后一部分,回答四個問題。(問題略)
以上10個環節,從語言到句子,從環境描寫到人物描寫,一步一步規規矩矩,涵蓋了課文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內容和問題都是教參中現成的,沒有自己的思維和創新?紤]了很多教材教法,但惟獨沒有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思考需要時間,我把一節課的時間排滿了,學生還怎么思考呢?在特定的情境下。為了保持一節課的完整性,我采用了灌和塞的方式,本來很有趣簡單的一篇短篇小說在我的灌和塞下變的毫無生趣,學生聽的云里霧里,一片茫然,我敢肯定,下課后學生的腦子里已經什么也沒有了。
今天在新課程理念的啟發和引導下,重新再接觸這篇課文,最初決定要上這一課的時候,仍然很茫然,過去失敗的經驗使我有點懼怕這篇課文,我喜歡這篇文章,但我怕自己又把它上壞了,小弗朗士的愛國情感是被逐步喚醒的,而學生的感受也應該是這樣的,怎樣讓學生對課文的感情象小弗朗士一樣逐步理解,加深,及至產生共鳴呢?我反思了過去教學環節和教案設計:時間不夠是客觀原因,以前為了趕教學進度,每篇課文的課時都摳的死死的,就怕課時拖的太多了,整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完不成,或者上新課時間過多了,留下來復習的時間不夠,有了這些顧慮自然就不敢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太多的時間考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教材處理不夠大膽,我害怕學生這個不懂,那個不會,所以凡是教參上提到的我都予以重視,都想教給學生,就是這個自認為聰明但恰恰是最愚蠢的想法讓我的課堂成了滿堂灌。面面俱到其實就是面面不到啊,我怎么就意識不到這點呢?再就是過度的依懶拘泥于教參,被教參縛住了手腳,自己反而不知道該怎么進行教學設計和創新了。理清楚了這些原因之后,我用新課程的理念重新來審視和思考這篇課文:第一,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第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教參僅僅是個參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點。
我把課文翻來覆去的讀了好多遍,祖國、語言、小弗朗士、韓麥爾先生這幾個詞語在我的腦中越來越清晰,最后變成了這幾個問題:
1、你覺的什么是祖國?你知道哪些轟轟烈烈的愛國行為?除了這些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之外,你認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具體的行為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2、聽完課文錄音后,完成以下句式:我聽到……,我感受到……,我想到……
3、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眼中的小弗朗士,你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嗎?你認為自己能從他的經歷中學到什么(吸取到什么教訓)?
4、在最后一堂課的課前,課中,課后,小弗朗士對侵略者、學習和老師等的態度有什么變化?是什么使他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5、作者為什么要選擇小弗朗士這樣一個貪玩的孩子來表現文章的主題?
6、抓住文中的細節描寫,說說韓麥爾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7、拓展閱讀老舍和鄭振鐸的《最后一課》,比較三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在同樣災難前表現出來的共同愛國情結,認識到珍惜時間,學好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8、課外作業是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從上課到下課的內容。
9、本課延伸出來的綜合實踐活動:你怎么看待現在鋪天蓋地的日本動漫?你覺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請通過上網查找資料和社會調查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這幾個問題,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思考,學生的時間充足了,理解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效果就自然好了。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篇4
情節 人物 形象
上課前(1—10) 小弗郎士
上課時(11—23) 韓麥爾先生
下課時(24— )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通過理解小說對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描寫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關鍵語句的含義。
〖重點〗
要點1
〖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述基本情節
要求:能體現情節發展的脈胳。
二、閱讀前10段
1、小弗郎士上課途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
2、這最后一課的上課前與往日有什么不同?這種不同表現了什么?
二、閱讀11至23段
討論:
1、聽到韓麥爾先生說“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語課了”小弗郎士明白了什么?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變化?
2、小弗郎士沒能答出分詞的用法,老師說了什么?由此可看出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3、老師講到法語是對法語有什么評價?用了什么比喻?這個比喻的深刻意義是什么?為什么小弗郎士這次聽講全都懂?
明確:監獄的大門比喻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與封鎖,鑰匙比喻法國語言;含義是:掌握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打敗敵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4、上習字課時,老師是怎樣安排的?有什么用意,產生什么效果?
5、小弗郎士以怎樣的心情觀察老師,聯想到了什么?
6、為什么小弗郎士永遠忘不了“這最后一課”?(總結)
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見課后練習三、四)
三、朗讀最后一個部分
討論
1、這段文字對韓麥爾先生進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寫?為什么他聽到鐘聲,臉色慘白?我又為什么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明確:鐘聲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語課的結束的時間已經到了,從此將和祖國的語言告別;而我從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第一冊(修訂本)教學設計先生的臉色中感到他對祖國的愛,對失去祖國的痛苦心情。他的愛國精神,使我覺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認識到他不僅僅是一位教師,更是一位愛國志士。
2、文中有哪些動詞很好地表現了他的思想感情?
3、找出表現他內心極度悲痛的詞語,簡要分析它的表達作用?
4、“使出全身力量”這句話,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1)神態、語言、動作
2)轉 拿 使 寫 一連串的`動作表現了他的痛苦心理,傾注了他對祖國的愛、對敵人的恨。
3)“臉色慘白”、“他哽住了”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強烈的憤恨和喪失國土給他的沉重的打擊。表明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感情。
4)表達了他對祖國的熱愛和早日收復國土的強烈愿望。
四、板書總結
小弗郎士和韓麥爾先生分別是怎樣的人?小弗郎士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
人物 形象
小弗郎士 由一個貪玩、不愛學習、怕老師、幼稚不懂事的孩子變成一個愛學習、同情理解老師,懂事成熟、熱愛祖國的孩子
韓麥爾先生 有40年教學經驗的筆循循善誘、受人尊敬的老師,有著崇高的愛國感情。
五、作業
小弗郎士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請就此發表你的意見,寫一段話。注意要從文章中找根據。
六、后記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 篇5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人文學習主題是家國情懷,通過閱讀這些作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學習的閱讀方法是學會精讀,體會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懷。通過批注的方式,記錄下自己的體會!蹲詈笠徽n》是語文教學中一篇經典小說,都德以一個調皮的小男孩作為主人公通過他帶著些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他心理的變化,間接地寫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戀戀深情。這篇小說是學生把握人物形象,領會小說主旨的優良材料。
學情分析:
第一課時學生已初步感知了文章內容,梳理了文章脈絡,了解了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為本課時研究韓麥爾先生的形象以及進一步了解文章主旨做好了必要的準備。
教學目標:
1.勾畫出你認為刻畫韓麥爾先生比較精彩的語句,做一些批注,體會韓麥爾先生的感受。
2.歸納韓麥爾和小弗朗士的形象特點,探究小說主題。
教學重點:
勾畫出你認為刻畫韓麥爾先生比較精彩的語句,做一些批注,體會韓麥爾先生的感受。
教學難點:
歸納韓麥爾和小弗朗士的形象特點,探究小說主題。
教學準備:
學生已經整體把握了文章內容與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勾畫精彩語句,體會人物感受
勾畫出你認為刻畫韓麥爾先生比較精彩的語句,做一些批注,體會韓麥爾先生的感受。
我才注意到,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服,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
這句話是對韓麥爾先生的外貌描寫。韓麥爾先生穿戴和平時不同,非常莊重,為的是向祖國的語言告別。充滿了悲劇色彩,異常打動人心。
“我呢,我難道就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干脆就放你們一天假嗎?”
這一段是對于韓麥爾先生的語言描寫,使得韓麥爾先生的形象更加豐滿。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師,身上也有缺點,但是在“最后一課”上他的懊悔與自責卻讓人感受到了他的坦誠。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幾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然后他呆在那兒,頭靠著墻壁,話也不說,只向我們做了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韓麥爾先生傾注了全部情感寫下了“法蘭西萬歲”幾個大字,讓我們看到了他不僅僅是一個法語老師,更是一個用自己的言行去捍衛民族尊嚴的英雄,一個悲壯的愛國志士。
這位工作了40多年的普通教師也曾經不大負責,曾經讓我們利用上課時間幫他澆花,為了釣魚放我們一天假。但是,當他面臨著民族命運這樣嚴肅的問題的時候,我們看到了一個迸發出愛國熱情的老師。無論是他穿著督學來視察的衣服給我們上課;還是告訴大家“法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亦或是在下課的時候“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法蘭西萬歲”這幾個振奮人心而又含義深刻的`大字。這幾個畫面定格在讀者的腦海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悲憤、哀痛更是一個不屈的韓麥爾先生。
二、歸納人物形象,探究小說主題
1.典型人物形象歸納
(1)通過小弗朗士心情、態度的變化,可以看出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老師引導學生將上一環節韓麥爾先生的人物形象再次提煉。
小弗朗士從一個貪玩不愛學習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理解老師、熱愛祖國的孩子。
韓麥爾先生是一個曾經教書并不是很負責任,但是無比熱愛自己國家的普通老師。
2.作者為什么選擇小弗朗士和韓麥爾這兩個身份很普通的人作為主人公?
正因為普通,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才能夠成為千千萬萬法國人的代表。他們那樸素、熱烈、深沉的愛國主義情感,才能被理解成法國大眾所具有的,才能使這篇小說所表現的思想成為整個法蘭西民族的共同心聲。
三、小結
運用批注的方式記錄下自己閱讀的個性化感受,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變化是閱讀文本的一個重要方法。歸納小說中典型人物的典型形象有助于深刻理解小說的主題。明確作者刻畫人物的原因也就明確了小說的主題。
四、作業
下課后,小弗朗士在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請用第一人稱進行續寫。(300字)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06-18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經典15篇】06-19
(實用)《最后一課》教學設計15篇06-19
《最后一課》教學設計(錦集15篇)06-18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4-25
《最后一課》語文教學反思04-14
《坐在最后一排》教學設計12-23
《最后一課》說課稿12-09
最后一課作文05-06
難忘的一課教學設計12-01